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简介 发布日期:2018-04-24
一、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该基地2015年被认定为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依托我校中法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联合实验室等相关科研平台,联合法国、俄罗斯、新加坡和西班牙的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而建立。主要围绕食品营养功效研究和安全评价以及药物开发和功效研究两个领域,在项目申报、课题研究、人员互访、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务实的国际科技合作,承担了多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为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研究以及新药研发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大健康生物技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津市大健康生物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该基地2016年被认定为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8年被认定为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按照“突破大健康生物技术机理机制、发展大健康生物技术尖端技术和着力大健康生物制品开发”的思路,目前已形成包括营养缺陷型纤毛病、抗生素替代品和家畜无毒免疫动保在内的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已和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ICGEB, Italy),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Italy), Melinda-Gates Foundation (USA),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USA), University of Georgia (USA)和Albany Medical College (USA)等联合国机构和一批美国著名院校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 三、绿色食品加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绿色食品加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5年被认定为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在我校与澳大利亚国立查尔斯特大学、西班牙国家技术创新联盟AINIA中心、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法国贡比涅技术大学四家科研院校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孵化建立起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心以“立足天津、引智纳技、示范行业、辐射全球”为理念,旨在通过国际合作研究促进绿色食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建立一支在绿色食品加工前沿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团队,将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绿色食品加工研究的学术创新高地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四、智能计算与生物识别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智能计算与生物识别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6年被认定为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致力于智能计算算法与理论研究,以及生物识别技术方法突破与实际应用,包括极限学习、变分贝叶斯学习等智能计算算法理论,基于智能计算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及多生物特征融合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与多感知技术结合的人机交互,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视觉物联网等。着力于基础研究以及应用技术开发等,开展智能计算、生物识别技术算法理论研究,以及产品研发等具体应用。 五、亚洲区域卤虫参考中心 亚洲区域卤虫参考中心2017年被认定为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2016年11月推荐成立,设立在天津科技大学。中心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进行跨学科和跨区域合作,成为卤虫研发、信息交流、人员培训和技术转化的平台。中心的定位和主要功能为:1)开展立足于中国、辐射亚洲的卤虫资源多样性调查,建立卤虫种质库和信息数据库,保护我国卤虫资源生物多样性。2)搭建国内外卤虫科研和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和协调跨学科研究,进行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3)与FAO、比利时Ghent大学世界卤虫参考中心、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卤虫联盟、水产养殖企业等国际和国内专业组织、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搭建卤虫卵生产和应用技术服务平台,提升卤虫卵贮存和加工技术,提升卤虫种质,参与制定卤虫卵质量认证体系和使用标准,提供卤虫卵质量鉴定及在水产育苗中应用的技术咨询与示范。 六、低碳绿色过程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低碳绿色过程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7年被认定为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多国合作伙伴建立,在食品和过程工业中的废热回收利用、节能装备材料研发、热能转换及过程能耗分析这几个方面开展合作,致力于解决食品干燥过程废热有效利用、节能装备设计优化及过程低碳这三大难点,推动食品和过程工业低碳和绿色化发展,为社会创造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